EAT IN HEALTH


調節血壓

調節血壓

高血壓為國人近年來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是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與腦血管病變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血壓的控制對於中老年人之健康是一重要的預防工作。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臟血管系統疾病,在病程晚期才有症狀出現。當長期處於高血壓狀態下,容易造成臟器損傷之併發症,包括:心臟肥厚、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硬化、腦中風、主動脈瘤、腎血管疾病、視網膜異常及失明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高血壓的定義為:一般成年人,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高於140或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在90 mmHg以上,即為高血壓。收縮在130-139 mmHg之間及舒張壓在85-89 mmHg之間者,為正常但偏高之高血壓;收縮壓在140-159 mmHg,舒張壓在90-99 mmHg之間者,為輕度高血壓;收縮壓160-179 mmHg,舒張壓在100-109 mmHg之間者為中度高血壓;收縮壓在180-209 mmHg,舒張壓在110-119 mmHg之間者,為重度高血壓;收縮壓在210 mmHg以上,舒張壓在120 mmHg以上者,為極嚴重高血壓;而收縮壓在130 mmHg以下及舒張壓在85 mmHg以下則為正常。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和續發性高血壓(secondary hypertension)。原發性高血壓又稱為本態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約佔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病因不明。而續發性高血壓則是其他心血管、腎臟、腎上腺或神經系統等疾病所造成的。

    目前在高血壓的治療上多以降壓藥物為主。但在高血壓的預防上,從日常生活的一些保健原則,如控制體重、適量的運動、心理情緒的調整、不要抽烟與適當的飲食亦有預防之效。其中適當的飲食中,降低膳食中的脂肪,食物中盡量不要含太多的鹽分,或攝取足够的鉀、鎂與鈣等有助於控制血壓。根據近年的研究發現,由動植物天然食品中一些胜類物質,具有抑制血管升壓素轉換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ACE)的活性而减少血管升壓素II 的形成,因而可達到調節血壓的效果。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https://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3&now_fod_list_no=131&level_no=2&doc_no=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