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 IN HEALTH


不易形成體脂肪

不易形成體脂肪

肥胖症是指身體由於生理或生化機能之改變而引起體內脂肪過度沉積,造成體重增加之病症。WHO&FDA已經於1996年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之一,強調「維持理想體重」之重要性。而肥胖症可分為以下兩種:

單純性肥胖(simple obesity):又可分為體質性肥胖和獲得性肥胖兩種。體質性肥胖是指脂肪細胞數目較多所引起之肥胖症,常見於兒童時期之肥胖。另外,獲得性肥胖則是指脂肪細胞增大所引起之肥胖,常見於成年時期之肥胖症。而95%以上之肥胖症是屬於單純性肥胖症。

續發性肥胖(secondary obesity):由於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等所引起之肥胖症,亦稱為症狀性肥胖(symptomatic obesity)。

一般而言,保健食品可做為不易形成體脂肪所應用之原理如下:

調節體內脂質分解作用-活化激素敏感性脂解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不易形成體脂肪之過程就是體內脂肪動員作用之過程。許多不易形成體脂肪食品乃是利用其中可以促進脂肪組織分解之物質,減少體脂肪,以達到體重降低之目的。而身體中存在於脂肪組織之激素敏感性脂解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可以促進脂肪組織中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 TG)之分解,乃是脂肪分解作用之關鍵酵素。

調節消化道消化及吸收之功能:不易形成體脂肪食品中亦有許多可以影響消化道消化及吸收之物質,藉此作用減少營養素之吸收,例如:抑制胰脂解酶之分解作用,減少腸道中脂質之分解;或抑制胰澱粉酶和雙醣酶之活性,減少澱粉和雙醣類之消化分解;或促進消化道蠕動,使食物快速通過,減少營養素之消化與吸收等。

由於續發性肥胖多因內分泌失調或代謝異常所致,影響因素甚多。因此,本功能評估方法以單純性肥胖症為對象,評估保健食品之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https://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3&now_fod_list_no=131&level_no=2&doc_no=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