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T IN HEALTH
健康食品
改善腸胃
乳酸菌:是「益生菌」中最重要的一群,益生菌的定義為「某一種或複數種微生物當餵食予人類或動物時可增進其腸內菌叢之品質」。乳酸菌能增進腸內叢品質之作用機轉可能是:
(1)生產有機酸、降低腸pH
(2)和有害菌競爭養份
(3)附著於腸粘膜上皮,減少有害菌增殖場所
(4)產生抗菌物質等。
乳酸菌要發揮整腸效果,想當然的必須要能定著於腸道。目前有許多醱酵乳或整腸用乳酸菌製劑使用由人腸道中分離出來的乳酸菌,以求提升其在人體內的定著性。許多臨床實驗也證實這類乳酸菌確實有不錯的整腸效果,也確實會降低腸內不好的菌類。
資料來源:台灣乳酸菌協會/乳酸菌小百科/http
—————
改善骨質疏鬆
鈣: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教授鄭慧文指出,人體攝取的鈣質中,99%都會跑到骨骼組織,作為建構骨骼與牙齒的材料,幫助生長並維持硬度。剩下的1%,則以離子的狀態(Ca++)穿梭在血液和細胞之間。
資料來源:
鈣在人體內的角色/https://foodbank.firdi.org.tw/consumer/documents/009107/0091070085.htm
—————
牙齒保健
口腔益生菌 :Blis K12口腔益生菌的菌株取自對病菌特別有抵抗力之兒童口腔,100%人體原生菌,有別於坊間產品的動物菌或植物菌。唾腺鏈球菌K12. 有了唾腺鏈球菌K12的人較不易上呼吸道感染,但有此菌的人很少,大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2,這是一種全新的,在這以前未曾被人發現。紐西蘭Otago奧塔哥大學取得了這種的專利權。Tagg教授是BLIS...
—————
免疫調節
維生素A:能提高機體抗感染能力。國內專家報道,血清維生素A水平低與兒童好發肺炎等疾病有關,補充維生素A可預防和輔助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國外12項研究表明:維生素A能預防兒童不同種類的病毒感染,例如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肝、心等內臟、胡籮蔔、紅心紅薯、油菜等。
維生素E:維生素E缺乏可使免疫功能受損。一項88位年齡超過65歲的志願者雙盲試驗表明:補充維生素E能顯著增?免疫反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豆類、蛋類、水產類食品。
維生素B6:維生素B6缺乏損害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有專家報道,無維生素B6飲食21天的健康老年人,他們的免疫淋巴細胞數
—————
護肝
五味子素:五味子含有30多種木質素,被稱作肝臟的衛士。1972年的一項研究講到,五味子可使76%的肝炎病人得到治療而沒有副作用。五味子的另一個性質是增強功能,促進肝臟和胃中的產生,從而促進機體解毒。。這是由於在早期的肝臟再生過程中,ODC (ornithine decarboxylase) 它藉由促進鳥氨酸脫羧 (ODC)的活性,刺激肝臟細胞再生,這是肝臟再生初期階段的一種重要生化活動。...
—————
—————
延緩衰老
維生素A:維生素A須其先質在人體內經轉化作用後,才可發揮作用。對皮膚而言,可調節表皮及角質層之新陳代謝、保護表皮、粘膜,使細菌不易侵害。因此,維生素A在抗老化、去皺紋、使皮膚斑點淡化、光滑細嫩及預防皮膚癌等,臨床運用上相當廣泛。
維生素C: 維生素C涉及膠蛋白與粘多醣的合成,所以也能促進傷口的癒合。如果缺乏,則影響到結締組織的功能,促使容易受到自由基(Free...
—————
促進鐵吸收
維生素C:雖然在飲食中加入核果會抑制鐵質的吸收,但有研究證實:適量的添加 維生素C可以改善穀類中植酸抑制鐵質吸收的效果。維生素C是促進非血 基質鐵吸收的強力因素,75毫克的維生素C可以使吸收率上升3-4倍。
纖維質:全穀類、豆類、核果類及種子中也富含纖維質,一般被認為也會對鐵質 的吸收造成不利的影響。然而對一些自願者所作的鐵質平衡研究指出:不論 食用高纖維及低纖維飲食,鐵質吸收並無差異。不過,這樣的說法可能是一 種錯誤,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的植酸對鐵質吸收的抑制作用太強,於是造成...
—————
調節血壓
鉀:攝取量若能好好控制鉀、鈉攝取量就能幫助預防高血壓。增加鉀攝取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健康天然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另外,也可在礦物鹽中加點鉀,取代一部分的鈉。鈉吃太多,鉀攝取過少,都容易造成血壓失控;研究發現,有21國人民1天鉀的攝取量約分布在1.7~3.7公克之間,而1天建議攝取量為4.7公克對身體最有利,調查數據卻低於這個數字。
資料來源:鉀/https://tw.myblog.yahoo.com/dyit-chengta/article?mid=3469&sc=1
—————
不易形成體脂肪
Monacolin K :能降低攝食量,抑制副睪周圍脂肪細胞增大,並且有抑制前脂肪細胞增生之效果,可能是紅麴米的功能性成分之ㄧ。另外,餵麴米可降低高油脂血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胰島素濃度,對於肝臟脂質、血糖及血液生化值無顯著影響。本研究首次提出紅麴米能夠改善高油脂飲食引起之體脂肪堆積。
資料來源:NTU568 紅麴菌株研究成果/不易形成體脂肪/https://www.ntu568.org/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94877
—————
調節過敏體質
LP33益生菌:LP33益生菌其菌種的優異功效,受到國際乳酸菌研發人士的肯定及關注!其研發者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許清祥醫師,醫學界正努力研究透過免疫療法,如:設法增加Th1的活性進而抑制Th2的作用,以防治過敏。而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甫完成的人體實驗抽血檢驗結果顯示,在經過90天飲用含有LP33益生菌的優酪乳之後,受試的過敏病患血清中的IgE值明顯降低,而INF-γ濃度則是較對照組高,這種現象表示,LP33益生菌不僅可以提升過敏病患的生活舒適度,更可有效調整身體免疫系統反應、達到抑制過敏疾病的目標,而這也是乳酸菌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註1)
Omega-3:過敏是一種
—————
調節血糖
黏蛋白
能包裹腸內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緩慢地吸收,因此能抑制飯後血糖急遽上升,避免胰島素分泌過剩;山藥還含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鎂、鋅、維生素 B1、維生素 B2 等成分,增進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謝。黏滑成分越多的山藥,調節血糖之藥效成分也越高。
資料來源:NTU568 紅麴菌株研究成果/山藥成份與特性/https://www.ntu568.org/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NTUb02&Category=294835
—————
調節血脂
大豆蛋白
大豆所含的異黃酮,被發現其化學結構與生理功能近似雌激素,而被稱為「植物性雌激素」。女性於生育期年齡時,其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能保護血管內皮、促進造骨細胞活性及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以致不易有血管疾病與骨質流失現象。許多研究顯示於更年期補充大豆異黃酮(又稱植物雌激素),除可降低更年期的諸多不適現象外,更可降低血清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
深海魚油
深海魚油或其富含最特殊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與DHA之生理機能有極多的研究,其最明顯的生理機能是能降低血清三酸甘油酯,此項機能也被衛生署公告不用再個別進行產品功能性試驗,而能逕行申請成為健康食品而宣稱的機能。
綠茶/兒茶
—————